初春的武夷山,流水潺潺,鸟鸣相伴。3月16日,玉女峰下,九曲溪畔,随着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检察院和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检察院代表郑重签名,标志着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检察“2+5”监督协作机制正式落地,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将迎来生态环境检察守护新篇章。
当天,两地检察机关还共同启动“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检察监督专项行动”。从2023年3月开始为期一年的时间里,闽赣两地检察机关将集中打击武夷山国家公园区域内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增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及其环带区域珍稀野生动植物、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流域水系保护合力,不断探索园区内森林、大气、河流、珍稀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司法保护和修复新模式。
早在2018年,两省检察机关已在探索省际生态检察协作机制。上饶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韩学强介绍,近年来,铅山、武夷山两地检察院多次交流生态检察经验做法。“当时我们就在思考,新时代检察机关如何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构建更好生态保护机制。”
当年8月,铅山县人民检察院和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会签《关于加强生态检察区域协作服务和保障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让一体化东风催熟“1+1>2”的检察工作效应,初步形成检察守护联盟。
“2019年以来,共办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刑事案件47件63人。”
“推动补植复绿15.25亩,通过购买碳汇、缴纳赔偿金等追缴生态损害赔偿资金2.3万余元。”
“针对生态保护薄弱环节发出检察建议4份,强化保护管理成效。”
……
铅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庄勇多次参与案件办理。他说,保护区附近有些年龄偏大的村民不太懂法,总认为抓几只野兔、逮头野猪很正常。“加强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刻不容缓。”为此,铅山县人民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并和有关部门联合巡山检查。
保护区另一边,八闽大地的“检察蓝”也在积极行动。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们依法打击盗伐林木、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等犯罪,努力扩大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朋友圈”。
问题所指,改革所向。两地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树立生态环境检察工作“一盘棋”意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孕育出《关于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检察“2+5”监督工作的协作意见》。据了解,“2+5”的“2”即指协作机制由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和上饶市人民检察院牵头,“5”则是指机制由南平市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光泽县、上饶市铅山县五地检察机关共同建立。协作机制明确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案件线索移送、检察协作、日常沟通联络、普法宣传等实施细则,构建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司法保护新模式。
“强化使命担当,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武夷山国家公园环境资源保护,能动履行检察职能。”上饶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继田、南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阮海鹰表示,协作机制完善、细化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保护方案,将综合运用“刑事惩处+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办案模式,畅通交流渠道,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区际检察协作强大合力。